香港院校今年的热度有目共睹,今天就为大家总结港校申请6个常见误区,助你免走弯路,快收藏起来,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!
01.觉得港校比欧美好申
千万别以为港校申请能 “捡漏”,有时难度比申请欧美院校还高...以研究型硕士为例,很多申请门槛极高:
· 更青睐 “211”、“985”高校毕业生;
· GPA3.5(4分制)以上,平均分85以上,双非90+最·好;
· 雅思不低于6分,热门专业如商科、法学等,要求7-7.5分;
· 有研究经历/研究计划以及其他条件包括实习经历、工作经历、获奖经历等。
建议研究好目标院校&专业的录取要求,匹配自己的背景来申请。
02.不带语言成绩申请
一般来说,申请英国硕士可以不带语言,下offer后补就可以。但是港校基本得带着合格语言成绩申请。没合格语言想拿有条件录取(Con-Offer),概率很低。
而且近年港校语言要求还在涨。像港城市、港浸会有些专业接受英语六级成绩,但其实更偏爱有雅思成绩的学生。
所以语言关还是得过!雅思考出来更稳,还能多些申请选择。
03.随意跨学科申请
虽然有些港校专业看着招生要求宽松,但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背景匹配的学生。
要是因为感兴趣就申和自己背景没关系的专业,尤其是商科这种热门的,想上岸真的难。
真要跨申的话得仔细看录取要求,在个人陈述里说清楚为啥转专业、以前的经历和新专业咋挂钩,还有这个专业对自己未来有啥用,尽可能把自己的优势亮出来。
04.没有实习/工作经历
如果计划申请就业导向非常强的专业,如商科、传媒、法律和教育专业,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实习经历,和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或是社会活动同样也是加分项。
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,有相关实习经历的人会被优先录取,所以得提前准备起来,别等申请了才发现没东西可写。
05.文书“模板化”
文书对港校申请太重要了,套模板真的行不通!模板写出来的东西,观点被框死,说的都是空话,没针对性也没说服力,很容易被拒。
不管申哪个国家、哪个学校,模板文书都别用,写点有自己特色、能凸显优势的内容,才有可能打动招生官。
港校大多是滚动录取——专业名额一满,不管截止日期到没到,申请通道直接关。有些专业看着截止日期晚(次年4、5月),但可能早就招满,就算你背景好,也没机会了像商科这些热门专业,申请开放得早,竞争也激烈,得早点把材料准备齐。
背景一般的话,建议大家申请通道一开通就提交,录取机会能大些;考研没把握又考虑留学的同学,考完试赶紧准备雅思和文书,赶上二轮申请还有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