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A在申请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。但由于留学规划晚、早期不重视等原因,很多同学的GPA被拉低,成绩不够理想。
有没有什么短期/长期的方法,来实现成绩的有效提升呢?一起来看看~
大二/大三学生:仍有努力空间
01.直接删课或重修/多修
这是提升GPA的主要手段之一,也是申请者们的首·选。目前,国内许多学校允许学生在开成绩单时删除部分课程,通常删课需遵循以下两点原则:
必修课一般不能删除,可以删除低分且重要程度不高的选修课;
毛概、马哲、大学语文、体育等公共课程不能全删。招生官不是傻瓜,很清楚国内的课程设置情况,如果只有专业课,难免不会让其怀疑成绩单的真实性。
如果你也拿不准该删/留哪些课,可以直接向自己学校咨询。
02.嘴甜一点,和老师打好关系
如果你一早就确定要出国留学,可以大胆勇敢地和老师沟通,和老师讲明自己未来的方向以及摆出努力学习的态度。
包括但不限于——上课的时候坐前排积极回答问题,保证自己的出勤率,课后多和老师沟通,在老师面前刷好“存在感”!一般老师都是很乐意帮助学生的~
大四学生:成绩已经定型
03.提供专业课GPA
很多学生对选修课程并不上心,GPA也不甚理想;但是在学习事关未来的专业课时会认真听讲、记笔记,最终考出了不错的分数。
这时,你可以选择找学校开具专业课成绩证明,或专门制作一份凸显你专业课水平的Major GPA,这种做法被大多数院校允许和认可。
04.提供不同阶段的GPA
很多海外大学的研究生项目是比较看重学生后面2年的成绩,一般专业课是后2年才加上去的,学生在后2年成绩比较好,说明这个学生在这个专业领域的学习能力是不错的。
所以,这样的学生可以将大一,大二,大三的绩点分开计算,让想要申请的学校看到你的GPA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。
05.提供年级排名
适合普遍分数低但排名高的情况。
有的学校个别专业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考试内容来说,难度都不小,如果这门课大家普遍的绩点都不高,而你的成绩算是比较好的(比如76分,年级排名前5),这种情况就可以去教务处开排名证明。
你要让招生官知道,你很行!
06.用均分算成绩
适合专业课分数低,但公共课成绩还行的情况。
专业课分数比较低的不建议用4/5的绩点算分,很多专业课的权重很大,会拉低你的成绩。如果公共课成绩还可以的话就用均分去计算,然后翻译成英文盖章。
07.强有力的推荐信
推荐信是申请材料中由第三方权威人士所提供的证明材料,它能给招生官提供一个更客观、更权威的评价,因为是从另一视角出发,以教授的学术声誉为担保,所以更容易让人信服。推荐信内容切忌空洞模糊、千篇一律,同时要对申请者GPA较低的原因,作个说明。
推荐者以与你互动较多、研究能力强的教授为宜,特别是在相关专业发表过科研成果的或论文教授。
再重复一遍,推荐信的作用举足轻重!招生官能从字里行间,不经意之处发掘出他们需要的信息。
08.TOEFL/IELTS、GRE/GMAT拿高分
TOEFL成绩最·好能达到110分以上,IELTS成绩7分以上,GRE成绩尽量超过320分,GMAT成绩要向700分以上冲。
对于志在名校的同学而言,为了在同样优·秀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以上成绩多多益善。
09.优质的学术项目或实习经历
软实力,往往在留学申请中起到决定性作用。契合专业的实习经历、核心刊物上的论文、重大赛事项目都会成为你的加分项。
10.在文书中解释说明GPA
心理和身体出现问题。如焦虑、抑郁、家庭变故。
学校压分。(可以开具证明的情况下)
选修课拉低GPA,但专业课成绩高。
大一大二分数不高,但从大三开始成绩上升。
但不要说太多,着重于描述自己是如何补救的。很多时候招生官看中的是潜力,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。如果这些影响你绩点的因素只是一时的,那么招生官的担忧也就淡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