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申请的必要材料之一,文书把不少准留学生虐了千万遍,但很多致命的错误,几乎年年出现。比如:
❌歪曲事实型:无中生有一段活动经历、夸大自己的“收获成果”,却在申请时被招生官一眼识破……
❌缺少“自我”型:好不容易写好的精彩故事,却被问:“你的个人特质在哪里 ?”……
想写出一篇好文书,不是在成稿以后修补这些问题。而是提笔之前,就要矫正思维,理清思路,再深挖素材,步步进阶。
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聊聊,7大准留学生常踩的“文书写作雷区”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!
赶快自我检讨或者提前预防,你的文书有没有陷入下述几个大坑?
Vol.1 没特点
我们需要知道,当高校招生官在招生的时候,想的是:We are creating a class.翻译成中文就是“选拔一支队伍”,西方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一般要满足两个特点:a.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,在团队里的功能、位置都不一样;b.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满足这两点,你才能成为西方人心目一位理想的团队成员。
但是,中国学生往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:分很高,要公益有公益,要考试分数有考试分数,仿佛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三好学生。
尴尬的就是没有特点。在文书中我们要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我们有多优·秀,还要表现出我们优·秀的有多special。
Vol.2 没的说,硬拗
你热爱环保,还有一群热爱环保的人和你竞争,如果你要证明你是个中之最,想要表达你的真情实感的热切,这时候就要突出素材的强度和高度。这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出挑,从而斩获offer。
文书里活动、奖项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你的高度。
Vol.3 思想性不够
新的Common Application文书题目更重视思想,明确以思想为核心,这样的趋势随处可见。
芝加哥大学以思想性文书出名,斯坦福、普林斯顿、哥伦比亚也是这样,MIT从1篇变成4、5篇文书,UC从2篇变成4篇,文书比重加大,思想性增强。
但是有思想不是说说就完了的,一个高中生想有深刻思想不算容易但也不算特难。但是没有之前的阅读和经历体会,没有真正动脑的思考,是无法获得,更展现出你的思想成熟程度的。
所以,美国院校的申请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最后那一年的事情,而是一个需要你早做打算,早有规划,在不断的成长中积累的过程。
Vol.4 信息主次不分、取舍不当
在一些平凡无奇的地方多着笔墨,却忽略了具有特色的地方。文章没有核心思想而是流水账一般的叙述经历,这种只能让人看了发困的材料自然无法获得招生官的青睐。
Vol.5 预示性差
有个性、有素材、有思考,详略得当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:你挖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,但招生官要看未来的潜力。
所以好文书就是美国人经常讲的:Connecting the dots.把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线串联起来,这根线是最重要的。所以你所撰写的文书,要能把你散落在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珠子(个人经历),串连成美丽的项链。
Vol.6 长篇大论、拖沓冗长
写文书时思绪一打开就收不住,洋洋洒洒仿佛写长篇自传。要知道,在招生官审核材料的最忙碌的阶段,过长的文章是没有人愿意也没有时间耐心读下去的。
因此大家需要控制好数量,把握核心内容,抓住重点,用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来体现自己就行。
Vol.7 撒谎
在申请过程中,有同学为了包装自己,甚至将别人的实习经历都安在自己身上,也许能骗过几关被一个不错大学录取,但一旦到达美国后真实水平显现出来,就会遭到美国大学的愤慨,会责令其退学。
美国大学教授希望的是通过美国留学文书了解真实的你,而不是一个编造的虚假人设。
因此大家要以一个诚实的心、认真的态度去写自己的申请文书,让自己的文书能根据客观依据获得学校认可。